亞律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

專利小學堂 Oct 31, 2025

台灣 3 大專利種類介紹: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設計專利差在哪?

專利種類

台灣 3 大專利種類介紹: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設計專利差在哪?

專利種類有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設計專利,可以分別保護不同的標的,三者最大的差異是專利期限、 審查時間、商業應用。申請專利是一項商業武器,所有選擇都應該以商業目標去思考,每個專利的特性不同,可以發展的策略也不同。

本文關於專利種類的懶人包:

如何選擇要申請的專利類型?

  1. 先量化商業目標並排優先,要最長保護與利益潛力的話,以發明為主;要快速應對市場,新型取得最快。
  2. 再看產品生命週期,假設 6–12 個月改款一項產品,新型專利、設計專利更加適合,長期佈局則適合發明專利。
  3. 依創作特徵對應:技術/方法→發明;結構/形狀→新型;視覺外觀→外觀。
  4. 最後回到可行性:預算與當下時機決定組合跟優先序。

三大專利種類: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設計專利

三大專利種類
專利種類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設計專利
法律定義指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之創作。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對物品之形狀、構造或組合之創作。指對物品之全部或部分之形狀、花紋、色彩或其結合,透過視覺訴求之創作。(包括應用於物品之電腦圖像及圖形化使用者介面)
白話解釋保護技術上「重大創新」,讓產品功能更強大、更好用。保護針對物品結構、形狀或裝置。特別是「小改良」的技術,讓現有產品變得更實用或更方便。保護物品獨特且具有美感的「外觀設計」,專門針對視覺訴求,與產品的技術功能無關。
專利三要件產業利用性、新穎性、進步性產業利用性、新穎性、進步性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創作性
核心審查方式實體審查形式審查實體審查
自己申請專利費用約 NT$13,400約 NT$5,900約 NT$4,200
申請時間12~18 個月4~6 個月6~12 個月
保護期限20 年10 年15 年
權力穩定性較穩定。因為沒有經過實體審查,因此專利的有效性較容易受到挑戰。較穩定。
常見保護標的範圍較廣,如方法、化合物、螺絲、生物材料。僅限於物品,如系統、機械等的形狀、構造,或是裝置、組合的創作。物品之全部或部分之形狀、花紋、色彩或其結合。
商業意義關鍵技術、企業長期的護城河產品壽命週期較短或即將上市亟需專利保護的技術產品外觀差異化、品牌風格保護

為了方便記憶,你能這樣大致辨別三種專利:發明主要是保護「方法與原理」(但也有結構與機構),代表著「為什麼這麼做會動」;新型主要是保護「結構與機構」,代表著「零件怎麼組在一起」;設計主要是保護「外觀與視覺」,代表著「整體辨識度」。

發明與新型的差別,除了新型不能申請的標的(例如方法、材料、非結構類的東西)外,兩者就只差在獲證的時間是否有通過實體審查這兩點差別而已。

發明專利(Invention Patent)

發明專利專門保護技術的「核心原理」,也就是依照自然法則(一般人認知的物理定律等)運作,可以被他人重現的方法、製程、用途,或以這些技術手段達成效果的裝置或材料。

專利法第 21 條

發明,指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之創作。

以本所代理的案例為例:

這些保護都是某系統、製造方式的技術原理,並且該技術確實帶來顯著、可被量化的成果。想要通過發明專利,文件就必須講清楚「技術問題」→「技術手段」→「驗證效果」的因果鏈,證明不是常規微調就能辦到的。

發明專利的關鍵是「做法與原理」,所以只要競品沿用你的方法達成同一技術效果,即使外觀完全不同,仍可能落入權利範圍內。

申請發明專利需要具備的三個要件:

發明專利審查流程(附圖)

  1. 提出申請
  2. 形式審查
  3. 早期公開
  4. 實體審查
  5. 再審查
  6. 公告

如何申請發明專利?

  1. 準備資料:申請書、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圖式、摘要。
  2. 提交申請:向智慧局提交申請,繳交申請規費。
  3. 程序審查:審查員進行程序審查,單純看資料格式正不正確,是最基礎的初步審核。
  4. 早期公開:發明專利因為申請程序達數年,為避免他人重複投入研發資源,官方會在申請後 18 個月左右公開,不想公開必須在 15 個月內撤銷,也可申請提前公開。
  5. 等待請求:申請人必須在申請日起的 3 年內提出「實體審查」,繳交「實體審查申請費」,在那之前官方會等待請求,不會自動進行。
  6. 實體審查:審查員進行「實體審查」,看發明本身夠不夠格,屬於技術內容的審核。
  7. 再審查:如果被核駁,2 個月內可以申請再審查,繳交「再審查申請費」。
  8. 核准審定通知:收到核准通知後,確認專利申請已通過,準備繳費領證。
  9. 領取專利證書:核准後 3 個月內繳納「證書費」及「第一年專利年費」。
  10. 公告生效:以上步驟都完成後,經官方公告,專利就此生效。
  11. 維持效力:每年繳交專利年費,續約的概念。

發明專利需在申請日起 3 年內請求實體審查,權利期間 20 年,建議在一開始就規劃好時程。

延伸閱讀:專利申請教學!2025 如何申請專利?流程、費用、條件、策略全解析

發明專利費用多少?

自己申請發明專利的最少費用為 NT$13,400 元。

NT$13,400 元包括了以下這些:

如果你需要再審查的話,就要再加上再審查申請費 NT$7,000 元,總費用為 NT$20,400 元。

新型專利(Utility Model Patent)

新型專利專門保護「結構創新」,僅限於有形物品的形狀、構造與組合,不涵蓋方法、配方、化合物等,因為保護的範圍比發明少、跟發明重複,因此有些人俗稱它為「小發明」,但新型申請通過更快。

專利法第 104 條

新型,指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對物品之形狀、構造或組合之創作。

舉正面案例:

這些重點都在形體的幾何與連接關係本身。相反地,裝配流程(屬方法)、材質配方(屬化學)都不屬於新型專利的範疇。

申請新型專利需要具備的三個要件:(與發明專利相同)

把兩個大家都知道的零件並排、拼裝、各做各的,通常不會符合進步性。也就是說,把「組件名稱」、「幾何特徵」、「相對位置」、「連接關係」寫清楚,非常重要,

新型專利審查流程(附圖)

  1. 提出申請
  2. 形式審查
  3. 公告

如何申請新型專利?

  1. 準備資料:申請書、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圖式(著重結構圖式)、摘要。
  2. 提交申請:向智慧局提交申請。
  3. 審查員進行「形式審查」。
  4. 核准審定通知:收到核准通知後,確認專利申請已通過,準備繳費領證。
  5. 領取專利證書:核准後 3 個月內繳納「證書費」及「第一年專利年費」。
  6. 公告生效:以上步驟都完成後,經官方公告,專利就此生效。
  7. 維持效力:每年繳交專利年費,續約的概念。

新型在實務上的價值是「用結構差異快速獲取專利權」。因為流程以形式審查(只看文件是否被齊,不評估是否符合要件)為主,核准通常更快,適合產品節奏快的市場。

但也因為缺少實體審查,權利相對不穩定,有效性比發明來得弱一些,但商業價值不一定比發明低,權利期間 10 年,常與發明並用。

先同時申請發行及新型專利,在發明核准後,放棄新型。

新型專利費用多少?

自己申請新型專利的最少費用為 NT$5,900 元。

NT$5,900 元包括了以下這些:

如果你需要額外申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就要再加上 NT$5,000 元,總費用為 NT$10,900 元。雖然該報告可以做為侵權、舉發的攻防依據,但實務上只有在有需要確認專利有效性,或需要進行侵權攻防時,才會提出新型技術報告的申請。

設計專利(Design Patent)

設計專利專門保護「視覺外觀」,包括物品的形狀、色彩及其結合形成的整體視覺印象。軟體方面,圖形使用者介面(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也是保護標的之一,例如手機或汽車螢幕的介面。

專利法第 121 條

設計,指對物品之全部或部分之形狀、花紋、色彩或其結合,透過視覺訴求之創作。

從商業角度來說,設計專利通常跟企業識別、品牌識別、產品識別有關,為了在眾多產品中一眼就被消費者注意到,好的設計就不該被對手隨意抄走,行銷心理學的研究也表示,光是產品的「顏色」,就直接影響 62% 至 90% 的購買決策,由此可見外觀的重要性。

申請設計專利需要具備的三個要件:

多年前的知名設計專利案例。2011 年 4 月,蘋果對三星提出 3 項設計專利的侵權訴訟(D 593,087、D 618, 677 與 D 604,305),指三星有意模仿其手機外觀,最後蘋果獲判 10.5 億美金的賠償。

設計專利審查流程(附圖)

  1. 提出申請
  2. 形式審查
  3. 實體審查
  4. 再審查
  5. 公告

如何申請設計專利?

  1. 準備資料:申請書、說明書、圖式。
  2. 提交申請:向智慧局提交申請,繳交申請規費。
  3. 程序審查:審查員進行程序審查,單純看資料格式正不正確,是最基礎的初步審核。
  4. 實體審查:自動進行「實體審查」,看設計本身夠不夠格,屬於標的本身的審核。
  5. 再審查:如果被核駁,2 個月內可以申請再審查,繳交「再審查申請費」。
  6. 核准審定通知:收到核准通知後,確認專利申請已通過,準備繳費領證。
  7. 領取專利證書:核准後 3 個月內繳納「證書費」及「第一年專利年費」。
  8. 公告生效:以上步驟都完成後,經官方公告,專利就此生效。

設計專利的審查關鍵是「整體觀感,對於熟悉該領域者來說,是否不易想到」。專利期限為 15 年,雖然跟發明一樣屬於「實體審查」,但不需要額外提出申請,設計專利自動會進入實體審查。

設計專利費用多少?

自己申請設計專利的最少費用為 NT$4,200 元。

NT$4,200 元包括了以下這些:

如果你需要再審查的話,就要再加上再審查申請費 NT$3,500 元,總費用為 NT$7,700 元。

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設計專利具體差在哪裡?

三種專利類型具體差在保護標的、審核方式以及能達到的商業效果。可以大致將標的分成做法、結構、外觀三種,會比較容易辨別差異。但仔細來說,發明也有包含新型的保護範圍,所以還是要看個案差異,你有可能可以同時申請一個類型以上的專利。

定義上的差異

三種專利最本質的不同,就是保護標的不一樣。

實務上的差異

在法律要件上,發明與新型都必須符合「產業利用性」、「新穎性」、「進步性」,設計除了前兩點外,還必須具有「創作性」。創作性在概念上與進步性相似,都必須有具體、明顯、專業人員難以想到的差異,但標的物不同

申請流程上最不一樣的地方是:發明要主動申請實體審查;新型只有形式審查,沒有實體審查;設計會自動進入實體審查,不用主動申請。

假設是自己申請的話,發明專利最貴,最少需要約 NT$13,400;新型專利次之,最少需要約 NT$5,900;設計專利最便宜,最少需要約 NT$4,200。

三種專利在實務上的 4 個主要差異,就是法律要件、申請流程、審核方式、費用。

實務上的差異
實務上的差異性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設計專利
專利三要件產業利用性、新穎性、進步性產業利用性、新穎性、進步性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創作性
流程不同之處需要在時限內主動申請實體審查只有形式審查,單看文件是否備齊會自動進入實體審查,不用主動申請
審查不同之處實體審查形式審查實體審查
自己申請專利費用約 NT$13,400約 NT$5,900約 NT$4,200

商業上的差異

發明專利是企業最深的護城河,除了直接保護技術原理本身外,專利期限也是最長的 20 年(新型專利期限為 10 年,設計為 15 年),這 20 年間可以:交叉授權、授權金、產品行銷差異、市場先行者優勢、提高估值等商業應用。

假設取得了某產業的關鍵技術,對手就不太可能繞開你的專利,此時在談判上就有非常大的優勢。

新型專利可以最快取得專利權,縮短無保護的空窗期,非常適合節奏快的產品市場,實務上經常跟發明專利一起搭配使用,前者是短期策略,後者是長期策略。

三種專利在商業上的 3 個主要差異,就是專利期限、通過時間、商業應用。

三種專利類型怎麼選?哪一個適合我?

根據我們的實務經驗,建議你可以從以下 4 點去評估:

  1. 評估點一:量化想要達成的商業目的
  2. 評估點二:產品的生命週期
  3. 評估點三:創作內容的特徵
  4. 評估點四:實務上最可行的策略

申請專利公司發展的其中一個武器,在進行前必須先思考我們的商業目標,全盤性思考我們在產業中的位置、競爭對手的動向、產品本身的差異,從最大的視角去分析,才能選出最適合的專利策略。

如果你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或是沒有把握靠自己申請通過,可以點擊諮詢官方 LINE,我們是亞律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一間成立 26 年、專利核准率 90%、台灣業務量排名前幾名的事務所,專門幫助國內外的技術,從商業目標開始制定,一路到成功申請專利。

評估點一:量化想要達成的商業目的

在選擇要申請的專利前,必須先量化出你最想要達成的商業目標,排列 3-5 個優先順序,再依此去思考哪個專利最能達成該目標,以下 4 點是常見的目標:

注意,評估點有非常多,依個案情況會有改變。

評估點二:產品的生命週期

如果你的產品更新很快,例如每 6–12 個月一版,那新型專利、設計專利可能是最適合的,新型最快 4 個月就可獲取專利權,設計最快 6 個月就可獲取專利權。

如果你的產品壽命介於 12–24 個月,核心技術是市場的一大領先,可以應用非常多年或改款速度兩至三年,建議可以再搭配發明專利。

以消費性電子行業為例

此類機構跟外觀通常變化很快,又要搶通路、搶檔期,新型就是首選,而產品的充電效能、散熱技術,就極有可能更適合發明專利的保護。

評估點三:創作內容的特徵

你創作的本質是技術或方法,適合選發明專利;是產品結構或形狀,適合選新型專利;是產品的外觀,適合選設計專利。

創作內容的「特徵」是另一個評估點。但實務上來說,也不會這麼簡單去區分,一個新技術的發明很有可能會同時符合一個以上的專利要件,搭配其他評估面是更聰明的策略。

評估點四:實務上最可行的策略

在評估完所有要素後,必須回歸到實務上「最可行」的一條路,我們認為有兩點:

關於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設計專利的常見問題

台灣專利有哪三種?

台灣專利有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設計專利三種。分別為專利法第 21 條:發明,指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之創作;專利法第 104 條:新型,指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對物品之形狀、構造或組合之創作;專利法第 121 條:設計,指對物品之全部或部分之形狀、花紋、色彩或其結合,透過視覺訴求之創作。

什麼東西可以申請專利?

新藥配方、半導體製程改良、電動馬達控制算法都屬於發明專利的申請範疇(技術原理)。防鬆螺帽結構、雨傘連接結構、抗震滑軌都屬於新型專利的申請範疇(結構)。手機機身造型、智慧家電面板、耳機收納盒造型都屬於設計專利的申請範疇(外觀)。

發明專利跟新型專利差別?

發明專利跟新型專利主要差在:保護範圍、主要審核方式、專利期限、通過時間、費用。

專利是永久的嗎?

不是,專利不是永久的,從申請日開始算起,發明專利為 20 年,新型專利為 10 年,設計專利為 15 年,專利權期滿後,該技術會成為公共財產,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但商標能透過不斷申請延展而達到永久存在的效果,每 10 年延展一次,沒有次數上限。兩者容易搞混。

怕申請不過?找核准率 90% 的亞律幫你申請專利

我們是亞律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擁有市場上最懂商業的專利師,過去 26 年間始終將專利核准率保持在 90%,幫助過各產業、各產品、各技術取得專利,並且業務涵蓋國內與國外。

我們與其他事務所最大的不同是本所經過「iso 9001 認證」,服務品質受到權威專家肯定及認證,據我們所知台灣僅此一間。不管你是什麼樣的技術與產品,都歡迎加 LINE 聯繫,我們很樂意給你客製化的建議,以及介紹我們的服務細節。

相關好文:

返回上一頁